環境管理
MMG致力於在整個運營生命週期中進行負責任的環境管理。我們以《安全、安保、健康、環境與社區(SSHEC)政策》為指導方針,並將環境管理納入公司《可持續發展框架》。通過前瞻性規劃、各礦山策略及透明報告,公司力求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足跡,提升生物多樣性,並增強氣候韌性。
戰略關注領域
我們的環境管理重點包括:
- 高效資源利用:減少能源及水資源消耗,優化物料使用,提升運營效率。
- 廢料與排放管理:妥善管理尾礦、有害及非有害廢料,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生物多樣性與土地管理:保護生態系統,修復受擾動土地,並將傳統知識納入土地使用規劃。
- 氣候變化與氣候韌性:根據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S2號》(IFRS S2)標準,評估並披露氣候相關風險與機遇。
量化環境目標
MMG制定了可衡量的環境目標,以推動績效提升與責任落實:
- 到二零三零年,范圍1和範圍2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二零二零年基準減少30%
- 到二零三零年,所有礦山的生物多樣性較二零二零年基準達到淨零損失
- 到二零二六年,所有合資格尾礦設施100%符合《全球尾礦管理行業標準》(GISTM)
這些目標透過我們的ESG數據手冊追蹤,並由執行委員會進行季度審核。
環境表現與鑒證
MMG每年於《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公佈環境表現數據,包括空氣污染物排放、用水、廢料、能源消耗及復墾進度等。部分數據根據國際礦業與金屬理事會(ICMM)鑒證程序及《國際鑒證業務準則第3000號》(ISAE 3000)標準進行外部鑒證。各礦山在適用情況下亦維持經ISO 14001認證的環境管理體系。
風險管理與韌性
MMG已將環境風險納入公司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礦山層面的風險登記涵蓋氣候相關風險、水資源短缺、生物多樣性喪失及尾礦設施完整性等。緩解措施包括興建防洪基礎設施、逐步復墾、制定脫碳戰略及強化監測系統等。
循環經濟與創新
MMG積極探索循環經濟的發展機遇,包括:
- 於施工和復墾過程中重複利用尾礦及廢石
- 重複利用工藝用水
- 從廢料流中回收金屬
- 試點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燃料替代方案
這些措施不僅提升資源效率,並有效減少排放。
環境培訓與文化
在礦山入職及持續職業發展過程中,所有員工及承包商均須接受環境培訓。二零二四年,礦山人員培訓完成率超過90%,内容涵蓋生物多樣性保護、廢料分離及洩露應急響應等。
社區參與環境管理
MMG與當地社區緊密合作,共同制定土地使用計劃,監測環境影響,並實施保護項目。社區反饋直接影響復墾優先事項和生物多樣性計劃的制定。
如需瞭解我們的表現,請查閱MMG《可持續發展報告》和數據手冊。
如需瞭解具體信息,請瀏覽以下鏈接:
MMG自然戰略
《MMG自然戰略》於二零二四年發佈,為我們了解、管理和改善全球運營中的自然環境制定了明確路徑。此定製化戰略將支持各礦山獨特的環境條件與需求,針對性地為各礦山設定專門的目標與措施。《MMG自然戰略》符合ICMM的自然立場聲明及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NFD)框架,並圍繞三大支柱構建:
- 提升生物多樣性:各礦山恢復和保護計劃。
- 構建氣候韌性:將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納入氣候適應規劃。
- 促進可持續發展:與社區協作,共同規劃土地利用及復墾方案。
各礦山已完成基準評估,並就28項自然相關績效指標制定了行動計劃。這些計劃將納入運營預算,並由礦山總經理進行季度審核。
如需瞭解該戰略及其對MMG的意義,請瀏覽以下鏈接:
董事會對環境管理的監督
MMG董事會作爲公司環境策略及表現的關鍵監督機構,透過管治、薪酬、提名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確保各業務領域貫徹高標準的環境治理。重點包括:
- 廢料管理:監督與礦物及非礦物廢料的負責任處理、減量及處置相關的政策及表現。
- 廢水管理:治理水處理、排放合規及減排措施,以保護生態系統和社區水源。
- 空氣污染管理:審查空氣質量控制、減排策略,以及國內外標準合規情況。
- 氣候風險與機遇管理:指導MMG氣候韌性與脫碳戰略,包括情景分析、排放目標等,並對標TCFD和IFRS S2等全球框架。
- 水資源管理:監督水資源管理實踐,包括淡水取用目標、循環利用措施,以及集水區規劃。
- 能源管理:監測能源效率計劃與可再生能源應用,並將能源表現納入運營規劃。
- 生物多樣性管理:審查《MMG自然戰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包括復墾、棲息地恢復等,並對標自然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NFD)框架。
董事會負責確保將環境風險與機遇納入MMG企業風險管理框架,並透過經外部鑒證的ESG報告披露相關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