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可持續發展 / 環境管理

環境管理

 

MMG致力於通過有效利用自然資源、管理副產品廢料和有效管理礦山生命週期,最大限度地減少我們的環境足跡。我們密切關注我們對環境的影響,並根據我們的資產年限計劃調整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活動。

如需瞭解我們的表現,請查閱我們的《可持續發展報告》

如需瞭解具體信息,請瀏覽以下鏈接:

空氣質量管制

能源使用和溫室氣體排放

土地、生物多樣性和文化遺產管理

閉礦規劃

噪音和振動

水資源管理

廢料管理

尾礦儲存設施(TSF

在MMG,尾礦儲存設施管理是一項關鍵事項,涉及重大風險,需要進行持續、嚴格的風險管理。我們的管理方法包括為所有礦山硬性規定最低要求,並在尾礦儲存設施和蓄水壩整個生命週期中予以落實,包括:戰略規劃、設計、運營、維護、檢查、應急回應和關閉等。保護生命和環境是MMG《尾礦儲存設施和蓄水壩標準》中的強制性要求。

這些最低要求由公司內外相關專家共同制定,符合澳大利亞國家大壩委員會(ANCOLD)、加拿大大壩協會(CDA)和加拿大礦業協會(MAC)的要求,並且符合近期發佈的《全球尾礦管理行業標準》(GISTM)的要求。我們的做法符合甚至超過我們運營所在轄區的監管要求。

MMG使用的關鍵風險設計和執行要求基於風險評估流程開發,並每年進行流程審查。上述措施著重適用於運營和非運營的尾礦儲存設施,以期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和社區的影響,並盡可能提高運營效率。風險管理和控制執行措施需接受內部、外部和獨立審計。

行業內外的利益相關方均加強了對尾礦儲存設施完整性的詳細審查。這主要是因為近期一些採用上游法築壩的大型水壩發生潰壩,引發了行業內外的擔憂。MMG的大多數尾礦儲存設施(包括邦巴斯)是採用下游築壩法建造的岩土填充工程構築物,只有位於澳大利亞的規模較小的羅斯伯裡尾礦儲存設施的部分堤壩是採用上游法建造的。

2016年,國際礦業與金屬理事會(ICMM)就防止尾礦儲存設施發生災難性故障發佈了一份立場聲明。我們根據這一框架,制定了全面的尾礦儲存設施治理方法,包括在每個尾礦設施設立大壩審核委員會並委派記錄工程師。

MMG的董事會和執行管理團隊全力以赴,實施必要的治理,提供必要的資源,來保護團隊和環境的安全。我們致力於持續改進,並對照澳大利亞國家大壩委員會(ANCOLD)提出的審查和年度績效審計意見,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對尾礦儲存設施的控制。

2020年8月,國際礦業與金屬理事會(ICMM)、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以及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共同發佈了新的《全球尾礦管理行業標準》(GISTM)。MMG作為ICMM成員參與了該標準的設計。《全球尾礦管理行業標準》適用於已有設施和新設施,旨在確保避免災難性尾礦設施潰壩事件對人類和環境造成極端後果。《全球尾礦管理行業標準》共包括6個主題:

–     主題一:受影響社區

–     主題二:綜合知識庫

–     主題三:尾礦設施的設計、建造、運行和監測

–     主題四:管理和治理

–     主題五:應急回應和長期恢復

–     主題六:公開披露和信息獲取

《全球尾礦管理行業標準》將自2023年8月起生效。MMG已啟動相關工作,以確保符合該標準,並將在整個過程中與相關的利益相關方通力合作。我們支持ICMM的合規時間表,MMG所有潰壩後果評級為“極高”和“非常高”(根據GISTM的定義)的尾礦儲存設施將從2020年8月5日起在三年內達標,其他所有尾礦儲存設施將在五年內達標。

點擊下載尾礦庫信息披露表

 

 

Print